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发布
  • 2023年新能源汽车智新峰会今日在京召开
  • 工信部装备中心发布《202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 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尘埃落定
  • 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发车仪式盛大举行
  • 2019年新能源汽车智新峰会
  • 2019年新能源汽车智新峰会
  • 2019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合作方案

更多>>

《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正式发布

《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正式发布

2023-09-22
2023年9月22日,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期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简称“装备中心”)牵头,联合行业权威专家、机构学者及重点企事业单位共同编制《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简称《年鉴》)作为行业重要成果正式发布。发布期间,装备中心李国俊副处长,从《年鉴》的背景、主要内容、总结与展望等维度做了详细介绍。   李国俊处长介绍到,《年鉴》是我国第一本专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用性工具书,是经多位院士及行业权威专家指导,多渠道听取专家及企业意见,多轮评审,集合行业多方力量,历时一年完成全书编制。《年鉴》从管理、政策、研发、技术、产业、市场、应用等多维度展示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汇集行业发展各阶段的优秀产业成果及创新案例,引领行业持续发展。 2023《年鉴》邀请了100+行业权威专家、资深专业人士、代表性企业负责人围绕行业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等热点建言献策,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年鉴》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走过14年,是集权威性、指导性、学术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官方资料,已成为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数据载体与技术交流平台,为行业机构前瞻研究和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有效借鉴。 《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主要内容 2023年《年鉴》由行业篇、政策篇、城市篇、单位篇、事记篇、标准篇、成果篇七个部分组成,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换电式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飞行汽车等前沿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梳理汇总,分析行业未来趋势,助力行业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行业篇:紧扣科技前沿技术,引领打造未来产业风向标 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换电式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飞行汽车等前沿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梳理汇总,分析行业未来趋势,助力行业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飞行汽车技术”2023年首次入刊。 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长足进步,为电动飞行汽车的发展做好了技术和产业储备;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即电动飞行汽车的出现,使得高安全性和低噪音的城市空中交通成为可能。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进入关键时期,车规芯片在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上的作用更加凸现;以单车智能实现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将逐步向车路云图网一起协同发展;智能化、情感化的座舱成为未来购车的关键因素;基于安全和能量密度优势,固态电池前沿技术目前已成为国内动力电池重要布局方向。   城市篇:展示重点区域产业布局详实数据 共梳理近50个重点地区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区域政策、整体产业布局、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建设等发展情况,透过分析了解区域发展数据,为政府制定决策及企业制定发展规划提供支撑。 对接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大湾区重点地区主管部门,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政府及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推动重点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助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   单位篇:展示产业链上下游整车、关键零部件及科研院所布局情况 共收集140余家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重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产能建设及技术研发能力进展、合资合作等发展情况。   成果篇:准确把握企业创新发展及市场需求 共收集了26篇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在行业中实际应用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剖析引导行业创新科学发展。 研究成果报告主要布局在电动化、芯片与智能、氢燃料电池、节能等领域。把握企业创新发展及市场需求,从成果简介、创新点及解决难点问题、国际水平对比分析、成果应用情况等维度深入阐述。   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将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加强在研究报告成果产出、宣传推广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工作,期待更多企事业单位和专家学者的参与及支持,共同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5项氢能制取及利用技术拟列入国家工信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目录

15项氢能制取及利用技术拟列入国家工信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目录

4小时前
2024年4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公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氢能领域共有15项制取及利用技术列入: 1)大功率重卡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采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替代柴油发动机,并使用工业副产氢气,全程无排放。采用低铂载量高性能膜电极,反应电压高,从根本上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配合高功率电堆层叠组装和密封技术、系统控制和优化技术,提高发动机效率。发动机系统兼容热回收技术,低温时为车内供暖。 2)氢燃料分布式发电系统:开发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以氢气作为原料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发电。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直流电经逆变器并升压后,接入10kV交流电网线。副产水蒸气由洁净水收集装置收集,通过冷凝器回收热能,获取常温液态水,全运行周期清洁无污染。设计自动调节控制系统,可实现故障电堆系统在降容条件下持续运行。 3)加氢站成套装备:采用加氢站成套装备,将不同来源的氢气通过压缩机增压储存至储氢瓶组,再由加氢机采用分级加注模式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氢气。自主开发液驱式氢气压缩机、隔膜式压缩机等关键增压设备,开展站控系统标准化设计。建立整站能量流动控制策略,智能控制加注过程,智能调整压缩机启停、储氢瓶组充装,实现加氢站全流程高效节能运行。 4)氢能轨道交通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采用模块化理念设计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基于燃料电池的可靠性、耐久性、结构强度、噪声控制等优化设计技术,进行燃料电池系统的化工仿真与模拟、结构计算与设计、电气设计、控制算法研发。实现核心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系统集成与优化控制、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通过多套燃料电池系统并联输出,满足氢能轨道交通车辆动力需求。 5)兆瓦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技术:采用宽功率波动、快启动爬坡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制氢技术和能瞬间反馈波动能源的电源模块,研制自洽于可再生能源宽功率范围波动特征的智能化整体控制系统,实现快速功率调节响应,解决电力波动对电解槽的冲击,实现电解系统的平稳运行。利用高密度电堆工艺设计优化制氢模块,采用变温吸附技术干燥提纯氢气,满足高质量用氢需求。 6)氢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采用分级送气及配风方式,协同燃烧安全控制技术、浓淡燃烧技术、无死角设计、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等技术,实现氢气燃烧器与锅炉本体之间的良好匹配。利用助燃风形成烟气内循环,与烟气外循环相结合,配合炉膛无死角结构,保证锅炉稳定高效燃烧及高效分级换热,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 7)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利用镁基储氢合金材料的可逆吸放氢反应,通过高温导热油控制储氢装置内储氢合金的温度,结合氢气压力控制,实现镁基固态储氢装置的可控吸放氢过程。镁基固态储运氢车可常温低压存储和运输氢气,实现高效率、长周期储存氢气,储氢材料可循环使用,满足氢气储运需求。 8)规模化风光离网直流制氢技术:采用风光发电全直流离网制氢总体技术方案,将风光发电通过中压直流技术输送至化工园区。通过碱性电解槽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混合配置进行制氢,作为负载消纳可再生能源。通过储能、电解槽阵列优化运行策略和能量管理系统,使负荷与波动性风光出力匹配,实现整个系统稳定、经济运行。 9)绿色醇氢燃料在工业炉窑中的应用:采用醇氢炉窑,以绿色甲醇为燃料,利用炉窑余热,将其通过吸热和催化裂解为富氢混合气,提升燃料热值,再掺入炉膛内混合,实现快速燃烧。结合实际工况,通过控制系统调节裂解器和燃烧器内甲醇含量,进而调节富氢混合气掺混比例,确保炉膛内燃料有效燃烧,提升燃料热值,提高热效率。 10)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航煤技术:采用一步法,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制备芳烃,再经过精馏分离提取不同芳烃馏分,对低冰点馏分进行加氢精制合成环烷烃或链烷烃。收集以上产物,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将其与以生物质为碳源制备得到的绿色航煤组分、常规航煤组分等进行调配,得到适应不同来源需求的成品航煤调配方案。该技术可提高绿色航煤制备的高选择性与原料的高转化率。 11)面向轨道交通的制储一体化移动供氢系统:移动供氢设备由撬装式甲醇转换制氢设备、低压固态储氢以及多级增压加注系统组成。通过催化剂将甲醇分解生产氢气,将钛合金作为储氢合金,采用模块化设计使每个模组可单独吸氢和放氢。该系统满足不同流量的用氢需求,为轨道交通提供高效可靠的氢能制储一体化解决方案。 12)风光制绿氢合成氨技术:利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电解制氢生产合成氨,以质子交换膜(PEM)为电解质,纯水为反应物,并采用零间距结构电解槽。通过合理配置储能储氢,电解制氢装置产生的氢气和深冷空分制氮装置产生的氮气混合后进入合成氨装置。经压缩机压缩、预热、氨合成反应、余热回收、冷却分离后液氨产品送至氨储存单元储存。 13)生物质合成气制绿氢技术:采用脱碳提氢装置,以生物质合成气为原料,经过除油、加压、脱硫、脱碳、提氢等工艺制备合格工业氢气。原料气从除油塔输入经除油压缩后进变换装置,提高氢含量,再经脱硫后分别进入真空变压吸附脱碳装置和原甲裂脱碳装置。一部分脱碳气经过焦炉煤气提氢装置直接得到产品氢,另一部分脱碳气经过甲裂提氢装置进一步经甲烷化后得到产品氢。工艺解吸气可进一步回收利用。 14)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制备绿色航煤技术:采用新能源电解水制绿氢-费托合成工艺制备绿色航空煤油,优化集成风电光伏发电及加压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系统工艺。利用绿氢取代灰氢、生物质绿碳取代化石碳源,最后通过高效费托合成工艺实现制备绿色航空煤油。电解水制氢装置根据新能源发电波动,实现“荷随源动”,达到分钟级负荷响应。 15)富氢尾气综合利用制氢技术:采用气体分离提纯系统,以液化天然气富氢尾气为原料,提纯制备高纯氢气。原料由入口端进入吸附塔,依次经吸附、多级压力均衡降、顺放、逆放、冲洗、多级压力均衡升及最终升压等步骤,实现多次均压回收获得氢气。氢气再经调节阀和产品缓冲罐稳压后,进入不锈钢精密过滤器去除微量的颗粒物,最终输出高纯度氢气。主要用能设备为隔膜式压缩机,容积效率高。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公示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3〕259号),经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行业协会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形成《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公示。如有不同意见,请于2024年5月10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联系电话:010-68205369 传  真:010-68205341 电子邮箱:jienengchu@miit.gov.cn 附件: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2024年4月30日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政策简报(2024年4月)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政策简报(2024年4月)

6小时前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政策简报(2024年4月)
5月1日起,粤港澳两地牌车辆管理推出四项便利措施

5月1日起,粤港澳两地牌车辆管理推出四项便利措施

2024-04-30
5月1日起,粤港澳两地牌车辆管理推出四项便利措施粤港澳两地牌车辆管理将推出取消关联核查纳税要求、延长指标有效期、优化非营运小汽车免检、放宽主驾驶人备案车辆数量四项便利措施。 一、取消申办不同类型两地牌指标的关联核查纳税要求。   对已经以纳税条件申办投资类指标的,同一申请人再申办 资格类、人才类、捐赠类等其他类型指标,及以投资高新企业条件申办指标时,不再核查相关投资类指标内承单位的纳税情况,凡符合对应条件的即予办理。   二、统一调整资格类、人才类及投资高新企业类两地牌指标为长期有效。   2019年4月15日后申办的资格类、人才类及投资高新企业类两地牌指标有效期由5年调整为长期有效,办理《粤港澳机动车往来及驾驶人驾车批准通知书》延期时, 无须再次提供相应资格条件证明。   三、优化申办两地牌的港澳非营运小汽车免检措施。   在港、澳首次注册登记6年以内的9座(含)以下非营运小汽车,申办两地牌时免于上线检验。   已办理两地牌的9座(含)以下港澳非营运小汽车(不包括面包车),自港澳地区注册登记之日起10年以内仅上线检验1次,即第2、4、8年免上线检验直接申领检验合格标志,第6年须上线检验;10年(含)以上的每年上线检验1次。   在内地发生过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或者非法改装被依法处罚的车辆,仍按原规定周期检验。   四、放宽主驾驶人备案两地牌车辆的数量。   凡符合条件的主驾驶人,可备案相应两地牌车辆,不受车辆数的限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国内首个汽车大模型标准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国内首个汽车大模型标准

2024-04-29
2024年4月28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国内首个汽车大模型标准。标准主要涵盖三个能力域,其中场景丰富度侧重评估汽车大模型对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等细分场景的支持情况,能力支持度重点关注汽车大模型在感知、理解、推理、生成等人工智能技术能力上的表现,应用成熟度主要评估汽车大模型在系统生态、部署定制、场景适配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魏凯:针对汽车行业全面走向“人工智能+”这样一个大的趋势和行业需求,重点关注大模型在汽车行业的研发、生产管理、制造管理方面的应用,以及汽车产品智能化过程中,把大模型引入到这个车上,这样一个大的需求来开展这个标准的研制。 专家表示,大模型的出现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将加速推动汽车场景交互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魏凯:我们可能还会进一步细分。比如说把它分成在研发端,在生产管理端,在这个座舱智能化,细分这个标准,我们会制定更加详细的技术要求,来规范推动和支撑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更多>>

更多>>

【企业专题】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企业专题】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2023-12-28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于2020年2月成立,隶属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1月,经央企整合正式成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的一部分,是国家授权指定第三方汽车检测机构,也是国内首个重型汽车专业试验基地,拥有国内先进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道路,获得了交通运输部汽运中心的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检测机构资质授权,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的汽车公告产品检验场地能力核定,具备工信部公告检测、环保部目录检测、交通部达标车型检测、国家认监委车辆及零部件产品(CCC)认证检测、进出口车辆认证等检测资质,可提供从研发到认证的一站式服务,包括汽车全生命周期链的咨询调研、研发测评、标准法规解读、检测认证、品牌推广、关键质控等。   二、测试技术及规范研究与制定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多位中国一流高校的汽车专业硕士、博士等高水平科技人才,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论文、 著作、 专利累计发表130余项。   在测试技术方面,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聚焦“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领域,深挖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产品、测试技术发展,通过开发主动安全及自动驾驶测试评价技术、车路协同测试评价技术、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掌握国内自动驾驶测试评价核心技术,推动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标准化,初步形成了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等测试服务到评价服务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评体系。2021年公司在特装领域实现新突破,对军用无人领域检测技术实行探索,创造性设计自主跟随、环境感知、通信测试等创新新评价指标,形成了军用无人装备从底盘系统、通信系统、自主系统等多系统的全面测试体系。   为了深化技术改革,完善体系研究,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与部委深度开展政策/标准/技术研究,如双挂列车试点、双挂列车全景环视应用研究、标杆车型推选、组合辅助驾驶研究、工信部智能网联准入试点管理政策研究、智能网联准入试点测试评价体系研究等汽车政策编制与技术创新工作多项,与重庆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共同牵头《工业产品大气自然环境累积损伤巡检与智能评价机器人系统》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公司的科研能力、标准研究能力得到不断夯实,为国家汽车行业注入了新兴发展动力。   在标准工作方面,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关注检测标准法规、检测技术及行业政策发展变化,共牵头或参与《营运车辆全景环视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智能网联汽车主观评价规范》、《国际道路运输车辆货物装载区技术条件》、《汽车列车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等14项国行标准制修订,推动国内汽车行业技术规范制定的同时,积极开展团标制定工作,牵头或参与团标《智能网联汽车 V2X系统预警应用功能测试与评价方法》标准多项,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已发布团体标准3项,已立项“领跑者”团体标准11项,促进企业产品高质量发展。   三、检测能力建设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拥有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交通部公路院、环保部、CNAS等主管部委授权认定的试验资质,配备占地面积约1000亩的试验场,建设有国内最长、最宽、试验车速最快的直线性能道、国内规模一流的动态广场、32种可靠性道路,试验道路全长54.9公里,试验车型覆盖范围国内最广,可开展55吨及以下车型的公告、营运准入测试及ADAS&AD国内外标准法规检测、研发测试等汽车测试,当前建设国内外公告目录、营运准入、主动安全道路测试评价、整车可靠性评价、商用车测试评价特色能力,检测能力紧跟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动态,符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发展趋势,对已开展的特装检测业务、自动驾驶业务的能力水平健全及开拓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设施设备方面,全面对标国际一流检测机构相关试验能力,投资近3亿元,搭建了整车级图像分析灯光暗室、底盘测功机、转鼓实验室、大型侧翻台等各色实验室,共购置了大小设备500余台,其中有全球顶尖的ADAS系统专用测试设备,包括自动驾驶机器人、惯性导航系统、双车协调控制系统、3D目标物及运动控制底盘、EVT目标假车和牵引系统、数采系统等,检测能力水平位居国内前列。   四、国内外交流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标准及行业会议,与国内高校、政企建立了策略同盟关系,主动参与和组织行业技术交流会议、课题研究和项目研讨,实现友好协作和资源互惠,促进构建良好的行业发展蓝图;和国外主流TUV认证机构如莱茵、南德 、泰测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同南德搭建ADAS目击实验室,为汽车企业搭建出口全球的检测桥梁,促进中国汽车检测与国际接轨。   五、发展规划   为响应国家智能网联发展政策文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下达的任务,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拓展规模及提升检测能力,完善丰富的测试场景及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完善的封闭场地、开放道路等相关检测能力,从标准、课题、技术三方面有序开展攻坚创新规划,牢牢抓住“测试评价”与“技术创新”两大关键点,引进新型测试评价技术,助推公司新能力开发业务转型,开拓既拥抱科研创新又发展业务技术创新的新局面。    
【X-GAME】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2023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竞赛训练营”顺利结营

【X-GAME】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2023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竞赛训练营”顺利结营

2023-11-28
2023年11月19-20日,首届“2023 X-GAME 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竞赛训练营”顺利结营。本次训练营由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共同主办,进一步扩大X-GAME的品牌效应,探索契合产业发展和特色青年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朱红致开班欢迎词,向首批参与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竞赛训练营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将继续发挥学院在课程培训、人才孵化等方面的优势资源,积极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形成广泛的社会育人联盟,为X-GAME提供更多支持,为我国深入实施汽车强国战略,挖掘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青年人才。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杰做开班动员讲话,他向支持和参与训练营的领导、专家以及学员们表示衷心感谢。X-GAME是上海国际汽车城深度挖掘数据人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透过赛事打造人才闭环,为产业发展持续造血,助力解决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等问题。未来,汽车城也将继续为汽车人才营造宜居宜业的沃土,欢迎各方人才汇聚在此工作、生活。       数据中心主任乔丽、训练营特邀导师以及20余名学员共同参加了开营仪式。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绿色交通专委会主任刘惠萍带来了《“慧能萍说”--新能源汽车的那些年那些事》,由浅入深地与学员分享了亲历数十载新能源发展风雨征程后的心得与感悟。由此,一场场思想的饕餮盛宴由此拉开帷幕。来自企业、数据中心和同济大学的专家学者们以及来自就业促进中心的指导老师,围绕新能源汽车现状、大数据产业前景、创业政策解读等话题开展了10场主题分享,针对性强、内容丰富。思想的碰撞为学员打开了创新思路,学员们在课后分享环节中表示,此次学习机会难得,是一次营养丰富的“数据盛宴”,更是一场难忘的“创新洗礼”。               11月20日晚,学员们开启了“一江一河、红色航程”,在黄浦江夜景中领略中国式现代化上海的伟大成就,深深体会到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使命感。伴随江风涛声,轮船驶回码头,在学员们与导师的惜别声中,训练营的全部课程圆满完成、顺利结营。     本次训练营不仅是X-GAME的一个全新尝试,也是数据中心开展特色人才培养和挖掘工作的重要一环。下一步,数据中心将继续围绕竞赛品牌,不断推进培训研发、完善与深化工作,为更多数据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学习合作、互助的交流平台,数据赋能,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文字 | 市场部 编辑 | 朱震霆      
专题丨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

专题丨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

2022-06-15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
专题丨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专题丨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2022-06-15
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专题丨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专题丨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2022-06-14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更多>>

20240415-第381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节能与新能源节选

20240415-第381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节能与新能源节选

20240415-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四批)

20240415-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四批)

20240311-第38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节能与新能源节选

20240311-第38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节能与新能源节选

20240311-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三批)

20240311-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三批)

20240204-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二批)

20240204-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二批)

20240204-第37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节能与新能源节选

20240204-第37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节能与新能源节选

20231226-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一批)

20231226-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一批)

更多>>

成果篇——高效扁线驱动电机工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成果篇——高效扁线驱动电机工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6小时前
高效扁线驱动电机工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成果篇——面向EV动力系统的新产品及轴承技术综合解决方案

成果篇——面向EV动力系统的新产品及轴承技术综合解决方案

2024-04-29
面向EV动力系统的新产品及轴承技术综合解决方案
成果篇——智能一体化动力电池测试平台

成果篇——智能一体化动力电池测试平台

2024-04-22
智能一体化动力电池测试平台
成果篇——新能源汽车电池EOL模块化检测平台

成果篇——新能源汽车电池EOL模块化检测平台

2024-04-15
新能源汽车电池EOL模块化检测平台
成果篇——纯电动车热泵型热管理节能系统研发及应用

成果篇——纯电动车热泵型热管理节能系统研发及应用

2024-04-08
纯电动车热泵型热管理节能系统研发及应用

更多>>

城市篇丨中关村科学城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城市篇丨中关村科学城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2022-06-15
中关村科学城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城市篇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城市篇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2022-06-14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城市篇丨聊城市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城市篇丨聊城市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2022-06-13
聊城市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更多>>

交通部 财政部: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出行引导、协同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等多样化场景应用

交通部 财政部: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出行引导、协同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等多样化场景应用

4小时前
2024年5月1日,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智能网联汽车方面,《通知》明确:推动跨领域产业融合。1)围绕协同创新发展,实施车路云一体化和船岸云一体化试点。 2)在重点路段合理布局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分等级、分区域提供差异化智能服务,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出行引导、事件预警、协同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等多样化场景应用。 3)在重点航段加强复杂场景感知,推进自主协同控制、调度组织优化、辅助驾驶等应用建设。     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交通运输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决策部署,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决定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围绕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立足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推进公路水路等领域创新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制度重构,有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行业管理效能和产业协同创新水平。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系统观念,协同高效推进。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和重点区域,以在役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进公路、水路干线及沿线周边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数字化转型。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类主体比较优势,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投入运营机制和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合作机制。 2.坚持数据赋能,强化优质供给。有效利用已有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响应和智慧化支撑的新模式新形态,提高公路水路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通行效率、安全保障和治理水平,扩大多样化高品质的服务供给。 3.坚持场景牵引,推动融合创新。聚焦小切口,以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应用场景为牵引,协同推进数字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加快创新技术产品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做大。以保障数据安全为前提,探索数据资源多样化有偿使用方式,促进数据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三)实施目标。 自2024年起,通过3年左右时间,支持30个左右的示范区域,打造一批线网一体化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力争推动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和70%左右的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智慧扩容方面实现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左右;在安全增效方面实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左右;在融合创新方面凝练总结一批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车路云、船岸云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推动培育一批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产业化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 (四)支持范围。 重点支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以及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范围内的国家公路和国家高等级航道,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其中:公路应重点选取繁忙路段(即服务水平在四级、五级、六级路段)所在线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统筹兼顾,相关线路互联互通,应用场景连续贯通。航道应选取四级及以上航道重要航段(含实行区域联合调度的船闸和重要通航建筑物),兼顾沿海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和国境国际通航河流航道,实现干支联动。   二、实施内容 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化感知网络、智能化管控系统和网络化服务体系,改变传统基建模式,更加注重集约节约利用,以较少资源消耗撬动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更加注重资金使用效益,以较少资金投入带动交通基础设施优质供给有效加强;更加注重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以数字手段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改进;更加注重融合创新,以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促进产业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 (一)推动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围绕公共服务升级,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体系化部署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状态感知设备,建设沿线通信传输网络、交通诱导系统等,加快关键节点智慧通行服务、干线通道主动管控和一张网服务新模式等成熟场景的规模化网络化应用,推动点、线、面一体联动和区域有效协同,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通行效率。 (二)推动基础设施安全增效。围绕行业管理提升,对通道基础设施安全监测、运行管控和应急指挥调度体系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快应用新一代信息采集、智慧分析与处理系统等,推进实施数字化管养系统、运行监测预警平台、数字治超及大件运输全链条监管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等建设,推动开展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优化重构,有效提高安全风险识别预警、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能力,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和行业治理水平。 (三)推动跨领域产业融合。围绕协同创新发展,实施车路云一体化和船岸云一体化试点。在重点路段合理布局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分等级、分区域提供差异化智能服务,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出行引导、事件预警、协同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等多样化场景应用;在重点航段加强复杂场景感知,推进自主协同控制、调度组织优化、辅助驾驶等应用建设。 (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围绕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健全交通、公安、气象、应急、数据、自然资源等部门协同联动管理和服务机制,健全公路水路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机制;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加强各类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跨区域衔接;探索建立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市场化流通等运行机制,推动数据技术产品、应用范式、商业模式和制度机制协同创新。   三、组织实施 示范通道及网络建设以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为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统一组织和监督实施,以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单位为实施主体(涉及长江黄金水道、西江航运干线的航道数字化建设内容应与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衔接统筹)。财政部、交通运输部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分3年每年择优支持一批示范通道及网络建设。 (一)方案编制。各省份应立足“干支联动,互联成网”,按要求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由交通运输部会同财政部另行明确)。将符合支持范围的公路水路领域建设内容统筹纳入编制实施方案,鼓励2个及以上省份联合实施。联合申报的省份共同编制实施方案,细化各省目标任务和共建共享机制等,确保建设标准统一和应用连续。计划单列市可单独申报,实施方案编制应注意与所在省份进行统筹衔接。 交通运输部依据实施方案核定总投资。鼓励地方高速公路、普通省道、农村公路、其他航道、港口、综合客运枢纽等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纳入示范通道及网络统一编制实施方案,统筹予以推进,形成网络化格局,但相关投资不纳入核定总投资。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相关建设内容不纳入核定总投资。已享受过中央资金补助的建设内容不纳入核定总投资。 (二)组织申报。各省份于每年2月底前向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申报。该项政策实施第一年,各省份于6月底前完成申报工作。联合申报的应协商一致后共同申报。 (三)竞争性评审。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涵盖多个行业领域的专家库,组织专家对申报条件、任务方向等进行初步审核,符合条件的省份按一定比例进入现场评审环节,开展现场答辩,专家评审。在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交通运输部提出建议纳入支持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名单,以及对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建议。 (四)结果公示。示范通道及网络名单在两部门政府网站公示7日。公示无异议后纳入支持范围,相关省份应在10个工作日内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并经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盖章后联合向交通运输部、财政部报备。   四、资金安排 (一)资金分配。 财政部根据竞争性评审确定的年度支持名单和交通运输部提出的资金安排建议,结合财力情况,按照“奖补结合”方式安排资金。其中公路、航道领域奖补资金分别核定,按照交通运输部核定总投资的一定比例予以奖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奖补比例分别为40%、50%、60%。实施第一年按照每个示范区域奖补资金的40%予以补助,用于启动相关工作;后续根据绩效评价结果予以奖励。实施期内奖补资金具体根据各省份开展的公路、航道数字化升级改造里程规模确定,如下表所示。     注:航道领域含沿海港口公共基础设施 (二)资金使用。 相关省级财政部门结合资金政策,会同同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资金管理细则,明确细化安排资金的程序、标准、投入方式等,规范资金用途与拨付流程等。奖补资金不得用于征地拆迁、楼堂馆所建设以及不符合数字化转型支持方向的建设内容等。通过中央财政其他渠道支持的,不再重复安排奖补资金。   五、绩效管理 (一)绩效目标设置。各省份应在实施方案编制环节设置预期绩效目标,主要包括组织实施、完成情况、实施效益、创新引领、示范推广等方面。除上述指标外,地方可结合实际自主设置其他指标。 (二)绩效跟踪监管。各省份对纳入支持的示范通道及网络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管。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形成上报信息,向交通运输部、财政部报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三)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对纳入支持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和终期绩效评价。交通运输部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分阶段提出奖励资金安排建议,财政部结合财力等情况下达预算。   六、工作机制 (一)部省工作协调机制。交通运输部、财政部会同相关省份建立部省工作协调机制,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强配合,视情召开会议或采取书面形式通报有关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挥专家专业优势,支撑开展实施方案评审、绩效评价和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工作。 (二)地方工作领导机制。地方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财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将该项工作纳入贯彻交通强国战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的重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省级有关部门应建立地方工作领导机制,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予以支持,加强全过程监督指导,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工作取得实效。     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 2024年4月29日  
天津丨围绕汽车等大宗终端消费产业进行增产扩能

天津丨围绕汽车等大宗终端消费产业进行增产扩能

2024-04-30
2024年4月29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天津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汽车相关方面,《方案》明确:1)推动高端产品增产扩能:围绕汽车、家电、家居、消费电子等大宗终端消费产业,聚焦高端领域和产品,激励存量企业通过改建、扩建、迁建、购置先进设备等进行增产扩能。 2)加强供给侧服务保障:围绕需求侧布局工业领域供给侧,聚焦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设备等高端装备和节能、环保、安全装备,软件、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以及汽车、家电、家居等以旧换新拉动较大的消费终端产品,加大力度培育新增产能,扩大优质产品、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   关于印发天津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各相关市级部门: 《天津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天津市财政局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 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 2024年4月24日    天津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有力有序推动本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和《天津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目标引领、梯次推进,紧密对接、高效匹配供给侧与需求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重点产业和领域,以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为抓手,一体推进技术改造,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瞄准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内生动力和规模效应带来的商机,优化提高生产能力满足各行各业以旧换新产生的需求,加紧形成“满足消费增量—更新改造升级—扩大生产供给”的链条式推动模式,抓住机遇提升产业竞争力。 到2027年,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作用进一步夯实,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 1.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针对工业母机、农机、工程机械、仪器仪表、纺织、电动自行车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低水平的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重点推动工业母机行业更新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等;农机行业更新柔性剪切、成型、焊接、制造生产技术及装备等;工程机械行业更新油压机、折弯机、工艺陈旧产线和在线检测装备等;仪器仪表行业更新数控加工装备、检定装备等;纺织行业更新转杯纺纱机等短流程纺织设备,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等棉纺设备;电动自行车行业更新自动焊接机器人、自动化喷涂和烘干设备、电动或气动装配设备、绝缘耐压测试仪、循环充放电测试仪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针对航空航天、光伏、动力电池、生物发酵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重点推动航空航天行业全面开展大飞机、运载火箭等总装集成能力、供应链配套能力等建设;光伏行业更新大热场单晶炉、高线速小轴距多线切割机、多合一镀膜设备、大尺寸多主栅组件串焊机等先进设备;动力电池行业生产设备向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升级,重点更新超声波焊接机、激光焊接机、注液机、分容柜等设备;生物发酵行业实施萃取提取工艺技术改造,更新蒸发器、离心机、新型干燥系统、连续离子交换设备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3.更新升级试验检测设备。在石化化工、医药、船舶、电子等重点行业,围绕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更新一批先进设备,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重点推动设计验证环节更新模型制造设备、实验分析仪器等先进设备;测试验证环节更新机械测试、光学测试、环境测试等测试仪器;工艺验证环节更新环境适应性试验、可靠性试验、工艺验证试验、安规试验等试验专用设备,以及专用制样、材料加工、电子组装、机械加工等样品制备和试生产装备;检验检测环节更新电子测量、无损检测、智能检测等仪器设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 4.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推动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增材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更新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产线和柔性生产单元;电子信息制造业推进电子产品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与自动化装配线集成应用;原材料制造业加快无人运输车辆等新型智能装备部署应用,推进催化裂化、冶炼等重大工艺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消费品制造业推广面向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智能装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推进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精益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深度应用,形成一批虚拟试验与调试、工艺数字化设计、智能在线检测等典型场景。推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链接,实现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和管理智能化,打造数字化车间。围绕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进行智能化升级,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打造智能工厂。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改造,打造智慧供应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6.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鼓励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构建工业基础算力资源和应用能力融合体系,加快部署工业边缘数据中心,建设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设施,推动“云边端”算力协同发展。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给,在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智算中心。鼓励大型集团企业、工业园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数据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绿色装备推广行动 7.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推动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环节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绿色装备。钢铁行业加快对现有高炉、转炉、电炉等全流程开展超低排放改造,争创环保绩效A级;建材行业以现有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等领域减污降碳、节能降耗为重点,改造提升原料制备、窑炉控制、粉磨破碎等相关装备和技术;有色金属行业加快高效稳定铝电解、绿色环保铜冶炼、再生金属冶炼等绿色高效环保装备更新改造;家电等重点轻工行业加快二级及以上高能效设备更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8.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升级。对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以能效水平提升为重点,推动工业等各领域锅炉、电机、变压器、制冷供热空压机、换热器、泵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推广应用能效二级及以上节能设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9.推广应用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以主要工业固废产生行业为重点,更新改造工业固废产生量偏高的工艺,升级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设施,提升工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面向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纺织、造纸、皮革、食品等已出台取(用)水定额国家标准的行业,推进工业节水和废水循环利用,改造工业冷却循环和废水处理回用等系统,更新一批冷却塔等设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 10.推动石化化工老旧装置安全改造。推广应用连续化、微反应、超重力反应等工艺技术和反应器优化控制、机泵预测性维护等数字化技术,更新老旧煤气化炉、反应器(釜)、精馏塔、机泵、换热器、储罐等设备。妥善化解老旧装置工艺风险大、动设备故障率高、静设备易泄漏等安全风险,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应急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1.提升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以推动工业炸药、工业电子雷管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为重点,以危险作业岗位无人化为目标,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加大安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力度。重点对工业炸药固定生产线、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点及现场混装炸药车、雷管装填装配生产线等进行升级改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2.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装备。加大安全装备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在全社会层面推动安全应急监测预警、消防系统与装备、安全应急智能化装备、个体防护装备等升级改造与配备。围绕工业生产安全事故、地震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灾害、城市特殊场景火灾、森林草原火灾、紧急生命救护、社区家庭安全应急等重点场景,推广应用先进可靠安全装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总队、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实施高端化改造和高端产品增产扩能行动 13.加快高端化改造。激励企业坚持以质取胜,围绕产品迭代升级、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对标节能、环保、安全等新标准,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引进购置或设计研制先进适用工艺设备、先进制造系统、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先进检验检测设备,采用先进技术和原材料,提升产品合格率、降低质量损失率,增强产业品牌竞争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推动高端产品增产扩能。围绕汽车、家电、家居、消费电子等大宗终端消费产业,聚焦高端领域和产品,激励存量企业通过改建、扩建、迁建、购置先进设备等进行增产扩能。抢抓当前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加大中高端产品研制力度,加强宣传推广,超前布局新增产能,及时扩大细分品种,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围绕电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石化化工、钢铁等产业,鼓励引导加大投资力度,扩大高端产品产业化规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同联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强化市区联动;各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牵头负责本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的组织实施,要做好政策解读,建立重点项目库,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供给侧服务保障。围绕需求侧布局工业领域供给侧,聚焦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设备等高端装备和节能、环保、安全装备,软件、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以及汽车、家电、家居等以旧换新拉动较大的消费终端产品,加大力度培育新增产能,扩大优质产品、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鼓励生产企业对标行业畅销产品,扩大产品种类,加强供需对接匹配,瞄准市场需求开展宣传、促销、服务提升等系列活动,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国资委、市商务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财政支持。加大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重点项目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制
北京丨重点支持汽车报废更新,最高可获1万元补贴

北京丨重点支持汽车报废更新,最高可获1万元补贴

2024-04-30
2024年4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方面,《方案》明确:1)加大汽车以旧换新支持力度:促进汽车更新消费,优先支持报废更新,在发放消费券、组织车辆展销活动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积极组织引导汽车生产、销售企业通过置换补贴、增值售后服务等方式,给予新能源汽车购置更多优惠。 2)支持平台企业创新汽车以旧换新商业模式:鼓励企业建立集二手车回收、新车销售、老旧车报废、金融服务、资金权益补贴等于一体的汽车以旧换新“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简单便利的二手车回收服务体验和更实惠的新车购置价格。推进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交互系统建设。 3)完善和落实税收金融政策:鼓励本市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用好再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机制,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汽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信贷额度,发展汽车消费等零售类贷款资产支持证券。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卫东说,北京市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面向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分别给予支持,推动汽车以旧换新。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政策执行国家政策,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含当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补贴1万元;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新车的,补贴7000元。       关于印发《北京市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 京政发〔2024〕1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北京市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4年4月27日   北京市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持标准牵引、分类推进、精准科学、普惠易得,将积极推动本市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为适应新时代首都发展要求、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到2027年,全市基础设施安全智能和绿色低碳水平显著提升,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明显提升,耐用消费品和生活设施更新明显提速,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更加健全,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一、基础设施领域 (一)有序推动轨道交通设备更新。以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等为重点有序实施设备更新,增加关键部件状态检测等功能,优化技术标准,促进轨道交通安全、智慧、绿色、低碳发展。(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责任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二)推动供热和天然气设备更新。实施老旧供热热源、管网、热力站及配套设施改造,优先采用以新能源为主的多能耦合供暖系统对燃油锅炉、老旧燃气锅炉实施更新,加快实施老旧天然气管线改造,提高供热和燃气系统清洁低碳、安全韧性、智慧智能水平。(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 (三)加快供排水设备更新。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灾后恢复重建,统筹推动老旧供水管网和设备更新,开展漏损治理,有序推动自来水厂及加压调蓄供水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提升供水安全保障水平。统筹推动污水收集设备更新,重点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再生水)厂站设备更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四)统筹实施环卫公交设备更新。推进环卫作业车辆更新为新能源车,鼓励更新购置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有序实施生活垃圾处理设备更新,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环境影响。适应新阶段公共交通发展要求,推动地面公交车辆小型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二、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领域 (五)统筹推进公共区域感知和服务管理设备一体化升级。按照“多杆合一、多感合一”等相关标准要求,结合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路侧杆体、感知设备、信号灯、路灯集成整合升级,提高交通智能化、绿色化运行水平,提升市民安全感。消除重点区域景观照明设施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首都夜间光环境品质。(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六)积极推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推动解决住宅老旧电梯故障率高等问题,重点更新不符合现行产品标准、居民更新意愿强烈的住宅老旧电梯,提升生活品质。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七)加快液化石油气设备更新。进一步提高居民和单位液化石油气用气安全保障水平,围绕液化石油气活跃家庭用户和餐饮、学校等非居民活跃用户,实施老旧液化气钢瓶、液化石油气储罐和配套管线更新。(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八)提升教育医疗设备水平。推动一批高校、职业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设备,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加快更新中小学校和高校建筑老旧门窗,提升校舍节能安全舒适水平。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推动病房改造提升,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责任单位: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三、产业发展领域 (九)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达标改造。重点支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全面数字化绿色化改造达标,再培育升级一批智能工厂,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鼓励企业内外网改造,支持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设备更新,推动重点行业老旧设备安全改造。用好产业投资基金加大投资力度。(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十)鼓励数据中心绿色低碳改造和智能算力转型。助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加快推动数据中心等领域的节能节水技术改造,提高数据中心能效、碳效、水效,支持现有数据中心改建为算力达到一定规模的绿色低碳智能算力中心。(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十一)积极引导文旅设备更新。有序推进索道缆车、大型游乐设备、演艺设备等更新提升,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消费体验。(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十二)推进发输配电及通信设备更新。有序实施老旧风电、光伏发电设备更新,提高发电效率和年发电小时数,增加本地绿电供应。推动变压器等设备节电降耗,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结合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电力、通信等设施设备更新升级。鼓励老旧充电设施快充化改造,实施智能化和车网互动升级。(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十三)鼓励支持大型农业机械、客货运车辆更新。大力推动中重型燃油车辆更新,助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机动车。加快推进国四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和电动化、氢能化更新。支持老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更新。(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市财政局)   四、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 (十四)加大汽车以旧换新支持力度。促进汽车更新消费,优先支持报废更新,在发放消费券、组织车辆展销活动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积极组织引导汽车生产、销售企业通过置换补贴、增值售后服务等方式,给予新能源汽车购置更多优惠。(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十五)支持平台企业创新汽车以旧换新商业模式。鼓励企业建立集二手车回收、新车销售、老旧车报废、金融服务、资金权益补贴等于一体的汽车以旧换新“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简单便利的二手车回收服务体验和更实惠的新车购置价格。推进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交互系统建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十六)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采取居民主体、平台配资、金融助力、政府支持、鼓励企业让利相结合的方式,以安全、绿色、智能为导向,以新产品壮大新消费,以新消费催生新产品。支持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回收企业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促销活动,鼓励推出智能绿色家电产品升级“套餐”。鼓励销售、回收企业与拆解企业采用“一机一码”等方式,探索建立废旧家电信息追溯机制,对回收企业联动拆解企业将废弃家电规范拆解的给予一定补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十七)积极推进家装以旧换新。综合采用消费券、贷款贴息、平台和家装企业让利等形式,推出适合不同家庭和住房类型的家居整体改善方案,提供价格实惠的产品和服务。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和厨卫、门窗等局部改造。支持社区建设居家适老化改造公共样板间,从设计、施工、家居购置等方面系统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支持企业创新升级集家装、家居、家电与全屋智能业态相融合,以及多元化产品展示、个性化设计服务、装修施工服务与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消费场景,推出整套全屋智能家居产品,满足多样化家居时尚消费需求。及时对使用寿命到期的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设备开展更新工作。(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五、循环利用领域 (十八)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鼓励汽车、家电、动力电池等链主企业推行“以旧换新”销售模式,规范逆向回收网络体系。统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及再生资源回收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范围,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支持建设一批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十九)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大力发展二手车出口业务。规范开展二手商品在线交易,支持废旧产品设备线上交易平台发展。加强信用和监管体系建设,防范泄露及恶意恢复用户信息,优化交易环境。鼓励二手商品检测和第三方评测机构发展,提升专业鉴定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二十)加强京津冀循环经济合作。积极推动三地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协调,为本市相关回收企业和津冀地区再生资源加工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协作,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   六、保障措施 (二十一)强化标准牵引。严格落实能效、碳效、水效等方面国家标准。支持相关单位对标重点领域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鼓励本市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制定高水平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填补相关领域标准空白。完善碳标签等标准体系,充分发挥绿色认证等作用。支持地方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机关事务局) (二十二)强化创新支撑。发挥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优势,聚焦产业技术、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和创新产品迭代等机制,支持在设备更新中采购首台(套)产品。(责任单位: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二十三)完善和落实税收金融政策。严格落实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税收优惠支持政策。推广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做法。鼓励本市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用好再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机制,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汽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信贷额度,发展汽车消费等零售类贷款资产支持证券。鼓励保险机构开展首台(套)保险,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融资租赁等方式吸引社

整车领域:

储能装置领域:

驱动与控制领域:

充换电领域:

智能网联领域:

  

科研及检测机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推荐单位

  

其他领域:

氢燃料电池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