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行业要闻

2025“装备强国”系列活动之“长安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2025“装备强国”系列活动之“长安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2025-09-24
2025年9月19日,由工信装备工程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长安汽车联合组织的2025“装备强国”系列活动之“长安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在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成功举办。本次交流旨在助力汽车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搭建供需对接桥梁,推动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吸引了二十余家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代表广泛参与。   长安汽车总裁助理、长安前瞻技术研究院总经理、公司新闻发言人、研发系统党委书记、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詹樟松,长安汽车平台及模组开发部副总经理刘斌,长安汽车采购中心副总经理张晓飞,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研发副总裁唐俊平,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俊,景略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杜曦,中欧协会自主汽车分会秘书长张国利等嘉宾出席了本次交流活动。 在致欢迎辞中,詹樟松向为活动搭建平台的工信装备研究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致以诚挚感谢,同时对远道而来的零部件企业代表及行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深度变革的关键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引。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整零协同,在技术碰撞中寻找合作机遇,在供需对接中达成共识,真正实现“整零协同、互利共赢”。   长安汽车总裁助理、长安前瞻技术研究院总经理、公司新闻发言人、研发系统党委书记、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詹樟松   长安汽车汽车工程研究总院行驶性能所经理郭玉峰、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研发副总裁唐俊平、攀钢研究院材料应用专家王飞龙博士、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卢恒洋、景略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杜曦、长安汽车SDA-S/SDA-E项目平台软硬件集成副总工程师陈斌、仁芯致远(杭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工程VP韩志荣、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俊、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谭亦威、上海芯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工程师马佳茗等嘉宾围绕产品技术创新与优势、应用场景及市场发展趋势等进行主题分享,共同探索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欧协会自主汽车分会秘书长张国利     长安汽车汽车工程研究总院行驶性能所经理郭玉峰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研发副总裁唐俊平     攀钢研究院材料应用专家王飞龙博士     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卢恒洋     景略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杜曦     长安汽车SDA-S/SDA-E项目平台软硬件集成副总工程师陈斌     仁芯致远(杭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工程VP韩志荣     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俊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谭亦威     上海芯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工程师马佳茗   南通赛加谊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芯合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芯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景略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珠海极海半导体有限公司、仁芯致远(杭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埃尔科工程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等企业围绕芯片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底盘系统、新材料等领域展示了一系列前沿产品与创新解决方案,通过与长安汽车技术工程师精准对接,探讨展示产品技术特点,积极挖掘潜在合作机遇。 交流期间,长安汽车有关领导及各部门业务骨干参观展区,与参展企业代表面对面深入交流,近距离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芯片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促进了供应链上下游资源的高效合作,为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注入新动能。           本次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通过展览展示、技术交流等多元化形式,不仅搭建起长安企业与零部件企业间高效的技术交流与供需对接平台,更凝聚了产业链自主创新的共识,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未来,工信装备研究院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将继续围绕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汇聚各方力量,组织一系列交流活动,积极促进全行业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协同发展,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站活动预告 11月28日将举办2025“装备强国”系列活动之“东风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交流活动”。 时间:11月28日         整车企业:东风汽车 交流领域:智能网联、汽车芯片、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AI、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   活动咨询及报名 联系人:王云龙 电话:13910536989  13691117911(同微信)  
活动通知丨2025“装备强国”系列之长安与东风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交流活动

活动通知丨2025“装备强国”系列之长安与东风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交流活动

2025-08-07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企业协同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装备强国”系列之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交流活动,组织行业内相关单位走进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开展新技术交流及新产品展示,打造供需“一站式”合作平台,提供面对面供需对接机会,通过集中展示与交流,推动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2025“装备强国”系列活动之“走进广汽技术与产品交流”圆满举办

2025“装备强国”系列活动之“走进广汽技术与产品交流”圆满举办

2025-05-2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加快汽车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2025年5月20日,由工信装备工程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装备强国”系列活动之“走进广汽技术与产品交流”活动,在广州广汽集团总部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以搭建汽车产业供需对接平台为核心,旨在推动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深度协同发展,吸引了二十余家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代表积极参与。   工信装备工程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主编李方正,广汽集团前瞻技术部部长刘巨江、采购本部动总与智联部部长黄日昌、采购本部车体部部长郭劲松,以及深圳市灵明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系统副总裁厉思杰、精电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波、合肥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艾传斌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在交流过程中,刘巨江介绍了广汽集团的研发规划。他表示,广汽期望与合作伙伴并肩前行,具体可从三方面深化合作:一是协同加快科技创新,持续深化与合作伙伴的创新合作,联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二是提升产品开放效率,将基于广汽自主一体化改革,实施全流程的产品开放效率提升计划。三是推动新合作模式,希望各位合作伙伴积极响应,共同实现合作方多元协同、平台化高效共用、供应链灵活可控、规模化提质增效。   广汽集团前瞻技术部部长 刘巨江 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灵明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精电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道达尔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烟台润蚨祥油封有限公司、宁波市博华机械配件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围绕产品技术创新与优势、应用场景及市场发展趋势等进行主题分享,共同探索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工信装备工程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主编  李方正   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张逸朗   深圳市灵明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系统副总裁  厉思杰   精电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文波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车载商务总监  刘肖肖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  唐俊平   合肥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  艾传斌   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线市场总监  李承兴   道达尔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车用油技术应用部 大客户应用经理  盛大清   烟台润蚨祥油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管部部长  王艳星   宁波市博华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美国市场开发区域经理  李骏驰 活动期间,广汽集团相关领导及业务骨干参观企业展区,与广东弗莱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灵明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市博华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道达尔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润蚨祥油封有限公司、贵州天义技术有限公司、易特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必捷必科技(吉林省)有限公司、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合肥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等参展企业代表开展面对面交流。各企业围绕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激光雷达、铝重力浇铸、车身控制、电子元器件、底盘系统、新材料等领域,展示前沿产品与创新解决方案,并与广汽集团技术工程师深入对接,积极挖掘潜在合作机遇,有力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协同发展。     本次活动聚焦智能座舱、汽车芯片、激光雷达、充电解决方案等汽车产业核心赛道,通过展览展示、技术交流等多元形式,搭建起广汽集团与零部件企业间的高效沟通桥梁。与会各方以开放姿态共话合作,积极探索汽车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路径,为推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未来,工信装备工程研究院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将继续围绕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组织一系列交流,积极促进全行业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协同发展,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正式出版

《202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正式出版

2024-12-25
经过一年的精心组织,汇聚行业权威专家、著名学者以及重点企事业单位智慧结晶的《2024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近日正式出版。该年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联合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组建成立的编制办公室全面负责统筹、编辑、出版发行等相关事宜。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直属工信装备工程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原北京艾迪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面协助《年鉴》的统筹等工作。 作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首部实用性工具书,它将权威性、指导性、学术性、综合性与实用性完美融合,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官方权威信息资料。在过去十五年里,年鉴始终秉持宏观行业综合阐述、中观区域辅助印证、微观典型案例深入剖析的编制架构,已然成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行业机构开展前瞻研究的重要基石,也是企业规划战略布局的关键参考,更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交流与合作的核心枢纽。 核心内容概览 01行业全景洞察 邀请超140位行业大咖,针对纯电动、燃料电池、智能网联等多类型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技术,深度剖析各领域焦点议题,精准勾勒行业发展路径,为行业持续稳健前行出谋划策。 02政策精准解读 全面梳理2023年度国家与地方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政策动态,深度结合政策导向与行业发展趋势,为汽车产业提供清晰明确的政策指引。 03区域深度聚焦 详细剖析46个重点区域在产业格局、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以数据驱动区域创新协同,助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04单位风采展示 汇集136家行业领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成果,涵盖生产经营、产能扩张、技术创新及国际合作等维度,直观呈现产业链全貌,填补大数据具象呈现的空白。 05海外视野拓展 广泛收集13个国家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政策走向、市场趋势、技术突破及产业链布局,为国内行业发展引入全球视角,搭建国际交流合作的坚实桥梁。 06行业大事纪要 整理收录2023年行业内超1000条重大事件,包括新项目落地、合资合作进展等关键信息,忠实记录行业发展轨迹,传承行业文化与历史记忆。 07标准规范集成 系统梳理2023年发布实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涵盖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等多个层面,为技术研发与生产实践提供权威标准依据。 08创新成果分享 精选43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应用案例,通过深度解析成功经验,引领行业创新驱动发展新潮流。 诚挚致谢与未来展望 在《2024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的编撰过程中,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汽车行业主管单位的悉心关怀与指导,也得益于众多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科研机构的踊跃参与和鼎力支持。在此,我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未来,年鉴将继续以精准、权威、科学的数据和全面、客观、真实的内容,服务广大读者与行业同仁。同时,我们热忱欢迎各界人士为年鉴的优化完善建言献策,共同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资源的高质量发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走进中国汽车-北汽”技术与产品巡展活动暨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前瞻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走进中国汽车-北汽”技术与产品巡展活动暨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前瞻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4-12-12
2024年12月10日,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走进中国汽车-北汽”技术与产品巡展活动暨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前瞻技术交流会专场活动,在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举行。此次活动以“搭建供应链企业与整车企业沟通桥梁,打造供需一站式合作平台”为主题,聚焦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领域的关键技术,吸引了众多行业权威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与。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艾迪智联董事兼总经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主编李方正,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智能网联中心电子电器技术总监魏跃远、材料及轻量化部总师王智文,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智能网联部副部长吴含冰,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底盘全国重点实验室联盟主任张俊智,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科意创(广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央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任鹏飞等嘉宾出席了本次交流会。 上午的交流会聚焦智能网联与芯片主题,由李方正主持。会上,各位嘉宾就智能网联与芯片产业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智能网联部副部长吴含冰女士发表了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进展的演讲。演讲中,吴含冰深入剖析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行业提供了清晰的规范框架,有助于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技术创新及应用方面明确方向。     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科意创(广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先生发表了关于《基于银烧结的 STPAK 功率模组及系统应用》的演讲。深入讲解了基于银烧结的 STPAK 功率模组相关技术细节,全面阐述了其在系统应用中的实际表现与优势。     南京仁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副总裁金栎先生进行了《高速 SerDes 芯片研发与探索》的演讲。金栎先生深入剖析了高速 SerDes 芯片的研发过程,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探索。     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TO 李志刚先生发表了《从单域到跨域智能的开发探索与实践》演讲。李志刚深入探讨了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在从单域智能迈向跨域智能进程中的开发实践经验与成果,阐述了其演进路径。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底盘全国重点实验室联盟主任张俊智先生,发表了《电动汽车智能底盘的创新发展 - 面向 2030 的智能底盘技术体系与指标体系重构》的演讲。张俊智指出电动汽车时代智能底盘的重要性,深入讲解了面向 2030 年智能底盘技术体系与指标体系的重构方向,为行业呈现了智能底盘在提升汽车性能与操控体验方面的前沿研究与创新思路。     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与交付部总经理白桦先生发表了《数字化转型出海新征程,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大纲》的演讲。白桦先生深入探讨了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开启全球化征程,阐述了相关战略布局与实施大纲,为汽车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特钢技术中心副主任杨成威先生进行了《钢铁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应用分享》演讲。杨成威先生深入讲解了钢铁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情况,涵盖材料特性、工艺适配及优势体现等多方面内容。     鞍钢汽车材料营销中心应用技术事业部技术总监姜志公先生发表了《鞍钢车身一体成型MPI零件解决方案》演讲。演讲聚焦于汽车制造领域的车身结构创新,姜志公先生详细阐述了鞍钢针对车身一体成型MPI零件所研发的解决方案,包括材料特性、技术工艺以及该方案在提升车身性能、优化生产流程等方面的优势与应用前景,为汽车行业在车身结构设计与材料应用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技术参考,现场吸引了众多汽车制造及相关产业专业人士的关注与讨论。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央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任鹏飞先生带来了《新能源车用大型一体式压铸件力学性能测试及精准化建模方法研究》的演讲。演讲聚焦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技术探索,任鹏飞先生深入讲解了大型一体式压铸构件的力学性能测试细节,阐述了精准化建模方法的研究成果。   活动期间,北京汽车研究总院领导及各部门人员参观了展区,与参展企业代表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产品的技术创新点、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并积极探讨潜在合作机会,进一步促进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此次交流会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圆满收官,成功构筑起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互通与合作的优质平台。未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将围绕技术与产品供需对接再组织一系列专场活动,积极促进全行业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协同联动,汇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多方力量,共同开创产业发展新篇章。  
工信部:9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9.7%

工信部:9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9.7%

1小时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于10月21日正式发布2025年9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9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9% 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6万辆和3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   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   (一)9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3.2%   9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90.0万辆和285.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和13.2%。   1-9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24.1万辆和2124.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9%和13.7%。   (二)9月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9.6%   9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7.6万辆和3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9.6%。   1-9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9.1万辆和31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4%和7.8%。   二、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4.6%   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9.7%。 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   三、9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1.0%   9月,汽车整车出口65.2万辆,同比增长21.0%。新能源汽车出口22.2万辆,同比增长100.9%。   1-9月,汽车整车出口495.0万辆,同比增长14.8%。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   (注:上述数据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零跑汽车旗舰D平台:零跑十年全域自研最新成果 六大技术实力 多项突破

零跑汽车旗舰D平台:零跑十年全域自研最新成果 六大技术实力 多项突破

一天前
零跑汽车旗舰D平台:零跑十年全域自研最新成果 六大技术实力 多项突破
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展现领先实力

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展现领先实力

一天前
问界全系车型和多项核心技术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备受好评。其中,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更是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的参观点赞。 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基于“赛翼(C2E)增程架构”与“RoboREX智能控制技术”赋能,实现智能主动能量管理,具备静谧无感、高集成、高效率三大行业领先优势。效率表现上,综合油耗降低15%,实际效率更超过3.65kWh/L,相当于1L油可发电超3.65度,热效率高达44.8%,居于行业量产增程器领先水平,且噪音感知频次降低90%,大幅提升驾驶舒适感,做到“越开越省钱、越开越懂你”。
东风汽车发布智能化及新能源领域自主创新技术及产业链协同成果

东风汽车发布智能化及新能源领域自主创新技术及产业链协同成果

两天前
东风汽车面向公众展出了智能化及新能源领域的自主创新技术及产业链协同成果,携5款整车产品东风猛士M817、2026款岚图梦想家、东风岚图追光L、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东风风神L8,4项科技展品核心控制器及自主芯片、天元智能、太极大模型、轴向磁通电机及关键部件等亮相,全方位展现东风汽车科技创新实力。
小鹏汽车丨全力构建 “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 的三维出行生态

小鹏汽车丨全力构建 “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 的三维出行生态

两天前
小鹏汽车携全新小鹏 P7、小鹏 G7、2025款小鹏 G9、2025款小鹏 X9 四款核心产品集中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凭借领先的智能网联技术与卓越的产品力收获广泛关注,全面展示出小鹏汽车在智能电动化领域的技术硬实力,成为中国车企创新成果的重要代表。
工信部:将组织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工信部:将组织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两天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指出,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建成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制定发布系列重点标准,加强国际标准法规协调,为创新技术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是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建成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大算力芯片,智能线控底盘批量上车,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超过60%。 二是示范应用持续拓展。在20个城市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路侧单元云控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5万公里,部署智能化路测单元超过1.1万平方米。 三是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累计制定发布国家及行业标准88项,牵头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等近10项国际标准制定。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加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OTA升级管理,为创新技术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组织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大算力芯片等关键技术突破。促进跨界融合,深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支持共建可信数据空间。 完善政策体系,加快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相关标准制定,优化生产准入管理制度,规范产业竞争秩序。深化开放合作,支持中外企业深化技术、标准等领域务实合作,共建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北汽集团集中呈现北汽元境智能网联技术体系最新发展成果

北汽集团集中呈现北汽元境智能网联技术体系最新发展成果

2025-10-17
10月16日,作为首都汽车产业代表,北汽集团携北汽极狐、北京越野、享界汽车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集中呈现北汽元境智能网联技术体系的最新发展成果。
北汽制造丨锐胜王牌E-M7,最出彩的顶流MPV

北汽制造丨锐胜王牌E-M7,最出彩的顶流MPV

2025-10-17
品质MPV第一品牌锐胜汽车 锐胜王牌E-M7,MPV里最出彩的顶流 既能装下你的生计,也能承载你的幸福。
东风汽车前三季海外销售超18万辆,在欧洲新能源销售占比超58%

东风汽车前三季海外销售超18万辆,在欧洲新能源销售占比超58%

2025-10-16
东风汽车坚持全球化发展,在海外成立7家营销子公司,产品出口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至9月,海外销售超18万辆,其中,在欧洲销售4.8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58%。今年前三季度,东风汽车销售汽车170万辆,交付17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68万辆,全年有望跨越百万辆台阶。
北京将继续深度践行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应用

北京将继续深度践行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应用

2025-10-16
跑在北京街头的自动驾驶汽车正在加速“驶”向全球更多地方。近日,北京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拿下比利时首张自动驾驶牌照,小马智行与新加坡最大出租车公司合作部署自动驾驶车辆。在经历了多年布局和测试后,自动驾驶正成为北京科技企业出海的新名片。   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汽车跑上国际舞台,恰恰是北京自动驾驶产业崛起的缩影。2020年9月,北京市在亦庄建立了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此后又推出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为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先行先试。   “目前,示范区已为37家企业、1185台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测试服务,自动驾驶里程超4000万公里。”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除了率先实现自动驾驶乘用车无人化、商业化试点及自动驾驶上高速公路外,示范区还逐步建立全面覆盖“事前准入-事中监管-事后分析”的全流程监管体系,为政策“小步快跑、迭代完善”提供安全保障。   比如,对于各方关心的安全上路问题,北京已经探索出一整套审核流程。企业车辆在示范区上路测试前,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相继完成审核与虚拟仿真、封闭场地测试和开放道路测试三方面的技术能力评估,示范区通过意向确定、材料审核、现场审查、专家评审、资质发放等五大环节的13项关键指标进行规范审核和专业指引。   这些开放上路测试、发放牌照的先行之举,为企业在其他城市测试提供了借鉴,相关数据也助力企业出海,为自动驾驶车辆从实验室驶入城市道路“铺平道路”。“示范区已实现3.0阶段建设目标,并迈入4.0阶段,将继续深度践行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应用。”市自驾办相关负责人说。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是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2020年9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旨在支持L4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辆的规模化运行并向下兼容低级别测试,引导企业采用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示范区以"车、路、云、网、图"五大体系为核心,分阶段推进:1.0阶段搭建试验环境;2.0阶段覆盖160平方公里;3.0阶段扩展至600平方公里;2024年启动4.0阶段建设。截至2025年,示范区累计向35家企业发放超1000张测试牌照,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4000万公里,占全国总量四分之一以上。已实现Robotaxi、无人配送等八大应用场景商业化运营,开通京津塘高速干线物流测试,并在全国率先探索L3级车辆立法责任划分。2025年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实施,构建"测试-示范-应用"三阶管理体系。示范区汇聚百度、小马智行等120余家智能网联企业,形成产业链生态圈。202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调研时充分肯定其创新成效,要求强化标准制定与产业支撑。截至2025年,累计投入170亿元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交通通行效率提升22%,路侧设备成本下降70%,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验证与城市数字化转型标杆。